欢迎访问新乡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安全生产相关知识科普
责任单位: 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5-06-16 浏览次数: 【关闭窗口】

安全生产,关乎着每一位从业者的生命安全,也关系到企业的稳定发展和社会的和谐安宁。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安全生产相关知识,提高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以下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安全生产法规、岗位风险辨识以及应急处置常识。

一、安全生产法规

安全生产法规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法律依据,它为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了明确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安全生产法规要点:

•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职责: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负有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等职责。

• 人员资质与培训要求: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与本单位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以及矿山、建筑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二、岗位风险辨识

不同岗位存在着不同的安全风险,只有准确识别这些风险,才能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岗位的风险辨识及示例:

• 机械操作岗位:风险包括机械伤害、物体打击等。机械运转时,若操作人员违规操作,如在设备运行时进行清理、调整,可能会被卷入机械部件造成机械伤害;操作过程中工具、零部件等物品飞出,可能导致物体打击。

• 电气作业岗位:主要风险是触电、电气火灾。非电工人员擅自进行电气作业,或者电工未按规范操作,如未断电作业、未使用合格的绝缘工具等,容易引发触电事故;电气设备老化、过载、短路等情况,可能引发电气火灾 。

• 高处作业岗位:存在高处坠落、物体掉落砸伤下方人员的风险。在没有防护设施或防护设施不完善的高处作业面作业,如未系安全带、安全网破损等,人员容易从高处坠落;作业过程中工具、材料等放置不稳,掉落可能砸伤下方人员。

三、应急处置常识

当事故不幸发生时,及时、正确的应急处置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损失和伤害。以下是一些通用的应急处置常识:

• 火灾应急处置:发现火灾后,应立即拨打火警电话119,并呼喊周围人员协助灭火。如果是初始火灾,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可使用灭火器、消防栓等消防器材进行灭火。若火势较大,应迅速撤离现场,按照预定的逃生路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前行,避免吸入浓烟。逃生过程中,不要乘坐电梯,不要贪恋财物。

• 触电应急处置:发现有人触电,应立即切断电源,如无法及时切断电源,可用干燥的木棒、竹竿等绝缘物体将触电者与电源分开。切勿直接用手去拉触电者,以免自身也触电。触电者脱离电源后,若呼吸、心跳停止,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CPR),并拨打急救电话120。

• 机械伤害应急处置:发生机械伤害时,应立即停止机械设备运行。查看伤者受伤情况,若有出血,应立即进行止血包扎,可采用压迫止血法,用干净的纱布、毛巾等按压伤口止血。如果伤者骨折,不要随意搬动,避免造成二次伤害,应等待专业医护人员进行处理 。